活动一 小鸡快跑(健康)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15米,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鸡头饰、小贴画若干;小鸡爱吃的食物卡片若干,也可用小型体育器械(如沙包、毛线绳等)替代。
2、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幼儿戴上小鸡头饰扮演小鸡,教师扮演妈妈,大家一起做热身操,活动四肢。
2、游戏:小鸡快跑。
教师:咯咯咯......太阳出来了,小鸡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一起去找东西吃吧!在草地的另一边呀,有很多好吃的,但要靠你们自己努力去找。跑得越快,就可以越先找到好吃的。加油!
(1)配班老师在场地一边撒上米粒卡片,组织幼儿第一次快跑游戏。
(2)配班老师在场地另一边撒上小虫卡片,组织幼儿第二次快跑游戏。
(3)根据幼儿体力情况,游戏进行若干次,可通过食物图片(如青菜图片、萝卜图片等)的变化,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放松活动。
游戏结束后,与孩子一起甩甩胳膊,轻拍大腿和小腿,放松身体。
活动二 小老鼠上灯台(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儿歌的诙谐有趣。
2、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的教学挂图。
2、课件《小老鼠上灯台》
3、表现“小老鼠在灯台上偷油吃”的图片和“猫来了,小老鼠叽哩咕噜滚下来”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并讲述挂图或课件内容。
2、学习儿歌。
(1)听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2)看图学习儿歌。
(3)朗诵儿歌,表现其诙谐有趣。
3、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示范并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伸出一只手做老鼠状,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小老鼠”从自己的胳膊上爬到肩头上(灯台)。当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小老鼠”快速地从“灯台”上滚落下来。
(2)玩游戏。
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活动三 小猴借玩具(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用别人的东西前需要向别人借。
2、了解借东西的正确方法,知道借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
3、提醒幼儿在别人需要时向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猴借玩具》。
2、与本教学有关的行为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
教师:当你没有玩具而想借别人的玩具时,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
教师:有一天,小猴皮皮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我们一起看看。
2、探讨借玩具的正确方法。
(1)播放课件动画一。
提问:
①小猴想借小熊的汽车玩,它该怎么办呢?(向小熊借。)
②小猴该说什么话来向小熊借呢?
讨论并总结:应该用礼貌的语言“请你把玩具借我玩”。
(2)播放课件动画二。
教师:小猴用了你们教的借玩具的方法后,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天,它又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观看课件。)
提问:小马不愿意借给小猴玩具,这时候的小猴又该怎么做呢?
教师出示行为图片,幼儿一一辨别图片中的行为是否可取,最后总结出几种正确做法:①交换玩②一起玩③等待玩。
3、知道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提问并讨论:小猴借到玩具后玩得很开心,玩好了它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向别人借的东西用好后一定要及时归还。如果需要,下次再向别人借。
4、实际运用。
(1)提问并讨论:你借过别人的东西吗?你是怎么说的?用完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引导幼儿要用正确的方法向同伴借还,并鼓励幼儿在同伴遇到困难时帮助别人。
活动四 可爱的小动物(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动物,对各类动物感兴趣。
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操作活动,了解并发现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活动过程:
1、观察“动物城”,引发兴趣。
教师:哇!你们来到了动物城,告诉我你们看到了谁?
2、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师: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3、讨论:你知道这些动物最喜欢在哪儿玩吗?
4、将插牌(天空中、水里、陆地上)贴在椅背上,幼儿将动物送至相应的位置。
5、交换玩偶并根据插牌送至对应位置。
6、通过谈话,了解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你知道这些动物哪些是可以家养的?那些要生存在野外?
7、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偶,送到区域。
活动五 参观动物园(数学)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能按图片数量匹配相应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动物园场景图(图片上有2只猴子、3只熊猫、4只熊、5只羊)1张。
2、每位幼儿1个分类盒,盒内有猴子、熊猫、熊、羊的动物卡片若干(动物数量同上),桃子、笋、肉块、小草的实物卡片若干(实物数量分别为2、3、4、5),圆点印章、制作用的点卡纸若干。
3、课件《参观动物园》。
活动过程:
1、点数小动物(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教师出示动物园场景图,提问:今天我们参观动物园,看看动物园里有几种动物,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只。
(1)点数动物种类,说出总数。
(2)分别点数每种动物数量,说出总数。
2、给小动物喂食:按图片数量匹配相应的食物。
教师:小动物们饿了,我们来给它们喂东西吃。
(1)给其中一张图片上的小动物喂食。
(2)先点数其余动物卡片,再点数食物卡片,把与动物卡片数量相同的食物卡片放入分类盒里。
(3)互相检查操作情况,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3、印点卡: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提问:小动物想找圆点来做好朋友,我们来帮帮它。1只小动物用几个圆点表示呀?2只小动物呢?
(2)根据卡片上动物的数量,给小动物印相应数量的圆点,并做成点卡送给小动物。
(3)引导幼儿点数动物和圆点的数量,提醒幼儿将圆点卡片和动物卡片进行匹配。
活动六 蝴蝶的花衣裳(美术)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身上有艳丽的色彩,感受其色彩美。
2、尝试用颜色、线条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各种色彩艳丽的蝴蝶图片、作业纸。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色彩艳丽的蝴蝶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都有些什么颜色?
小结:自然界中有许多种类的蝴蝶,它们身上好像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有好看的颜色,还有着各种形状的花纹,非常鲜艳、美丽。
2、扩展已有经验,为蝴蝶设计花衣裳。
(1)讨论:如果请你来给蝴蝶做一件花衣裳,你想设计成什么样?
(2)鼓励幼儿用线条、简单的图案、漂亮的颜色装饰蝴蝶。
(3)幼儿在蝴蝶轮廓线里自由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3、与同伴分享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七 两只小小鸭(音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亲切、平和的意境,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两只小小鸭》第2句的节奏。
3、学习轻声演唱,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小鸭手偶1个。
2、音乐《两只小小鸭》。
活动过程:
1、与同伴说悄悄话。
(1)请一位幼儿示范和老师说悄悄话,其余幼儿说说他们是怎么说悄悄话的。
(2)幼儿两两相对说悄悄话。
2、学习歌曲。
(1)出示手偶小鸭。
教师:小鸭也会说悄悄话,小鸭怎么说?
(2)教师边操作手偶小鸭,边范唱歌曲1遍。
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鸭?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尝试回忆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2~3遍。提醒幼儿唱准歌词第2句,并能合拍地唱出第2句的亲嘴声“咂”。
3、学习表演歌曲。
(1)幼儿逐句创编。
①小鸭是怎么走路的?(摇摇摆摆地走。)
②小鸭是怎么亲亲小嘴的?(做出撅小嘴的动作。)
③小鸭是怎么说悄悄话的?(做两只小手放在嘴边说悄悄话的动作。)
(2)幼儿边唱边完整的表演。
(3)幼儿两两相对,边唱边表演。
(4)更换合作伙伴,再次进行歌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