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小螃蟹找工作(语言)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体会小找工作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已的观点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学软件:课件《小螃蟹找工作》。
2.幼儿已经在晨间观看过几遍课件。
活动过程
1.认识故事主要角色。
教师:一天,小螃蟹感到自己长大了,他对妈妈说,他该去找一份工作啦。你们觉得他能找到吗?
2.观察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感知小螃蟹找工作的过程。
(1)观察图片一和图片二,了解小螃蟹初次找工作的情况。
教师:你觉得小蟹是否适合做理发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给予幼儿充足的的时间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2)观察图三和图四,体会小螃蟹坚持找工作的努力。
教师:你觉得小螃蟹适合做餐厅服务员吗?为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小螃蟹会怎么想?
(3)观察图五和图六,体会小螃蟹的心情。
教师:猜猜小螃蟹在想什么?他会怎么做?
小结:小螃蟹第一次想当理发师,后来想当餐厅服务员,虽然这两份工都不适合他,但是他没有放弃。最后,他终于发挥特长,成为一名出色的售货员。
3.完整地观看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
4.倾听并评析其他幼儿讲述所编的故事,与同伴分享讲述经验。
5.自由讲述图片内容,表现出小螃蟹的心情变化。
活动延伸
教师把图片放置在语言区,供幼儿自由观看、讲述,之后表演故事。
活动二 冲刺跑(健康)
活动目标
1.会用报纸进行多种游戏,练习快跑20米。
2.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旧报纸每人1张。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将报纸放在头顶,师幼两手侧平举入场。
(2)将报纸放在地上,幼儿在上面来回跨跳。
2.探索报纸的更多玩法。
(1)幼儿尝试合作玩,教师观察幼儿的新玩法。
(2)参考幼儿的玩法,集体练习。
3.利用报纸练习快跑。
(1)讨论:怎样让报纸贴在身体上不掉下来呢?
(2)幼儿尝试快跑20米,看谁的报纸一直紧贴着身体到终点。
(3)教师请顺利完成了动作的幼儿介绍经验只有跑得快才能比报纸紧贴在身体上,跑步时脚步要迈得大。
(4)幼儿自由练习,激发你追我赶的积极性。
教师:看谁跑得快?看谁的报纸贴得最紧?
4.游戏“冲刺跑”。
分组比赛,集体站在起跑线上,听口令向终点快题中,看谁跑最快,并且报贴身体不掉下来。
5.放松活动。
(1)坐在报纸上轻轻拍打身体。
(2)将报纸折起来集中回收。
活动延伸
请幼儿想一想还能用报纸做什么样不同的游戏玩法。
活动三 我和纸儿交朋友(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情纸张,愿意与纸张交朋友。
2.尝试正确地反复使用纸张,感受纸制品再利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及纸制品,并参与布置“纸的本领大”展览。
2.视顿资料:幼儿使用纸张的活动实录片段(如绘、折纸,手工制作活动等)。
3.报纸,画报纸(广告纸),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观幼儿园环境、区角等,了解纸张在环创设中如何再利用,产生爱惜纸张的情感。
(1)看一看、说一说,自由交流对纸张再利用的发现。
(2)讨论:纸张有这么多的用途,我们该怎样对待紙张呢?
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纸张,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我要像对好朋友一样爱惜纸张,更要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2.观看视频,发现身边浪费纸张的现象并勇于改正。
(1)观看视频,找错纠错。
①片段一:一名幼儿正用勾线笔在画纸上画画,画了一点点就换一张面纸。
讨论:这是我们小朋友画画时的情景,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②片段二:一名幼儿在用一张旧挂历纸进行折纸手工,周围有一些用旧报纸折的作品。
一名幼儿在做手工纸杯,从一张大彩纸的中间剪一个小圆形;另一名物儿则从一张彩纸的边缘处剪所需的小圆形。
讨论:看了这段录像,你们又有什么想法?
(2)讨论自己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认真画画、写字,画错画、写错字的纸可以留作他用。
3.剪小图形时用小纸,剪大图形的用大纸图形时从纸的一角或边开始。
(1)废旧纸盒、纸杯可以用来做手工或者作为游戏材料。
(2)过期的挂历纸可以先用来画画再用于折纸。
4.利用废旧纸张进行小制作,体验废纸再利用的乐趣。
(1)教师提供废旧报纸、广告纸、彩纸边角料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手工制作。
(2)收集整理活动材料。
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在看到使用过的、干干净的纸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它还能用来干什么?”,养成爱惜纸张、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亲子制作:幼儿和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纸张制作小挂件、小屏风等,装饰班级环境。
2.班级约定:正反面使用纸张、用使用过的纸玩折叠游戏、巧妙利用纸的边角料等,师幼相互督促。
活动四 弹力橡皮筋(科学)
活动目标
1.能有耐心地反复进行操作活动,享受操作成功的喜悦。
2.探索橡皮筋的弹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感受橡皮筋的弹力。
活动准备
2个塑料杯(1个杯子上刻有下蓝、上黑两条线,1个杯子上有“十”字槽口),一摞杯子。
活动过程
1.观看魔术表演,产生兴趣。
教师取一个杯子反扣,再将一个套有橡皮筋的塑料杯按放在它的上面;一松手,上面的杯子就飞了出去。
教师:杯子怎么飞出去啦?你们试试,将两个杯子放在一起,看看杯子是否能飞出去。
2.尝试操作,感受变化。
(1)操作两个均没有套上橡皮筋的杯子,发现杯子没有飞出去。
(2)观察一个杯子的槽口,并套上橡皮筋再次操作,之后观察结果。
教师:怎么操作才能让杯子飞出去?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3.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橡皮筋的弹力使得上面的杯子飞出去。
4.再次操作,发现更大的弹力。
(1)观察另一个塑料杯的标记(下蓝、上黑两条线),猜想上面的杯子压在哪条线上会让它飞得更高。
(2)幼儿操作发现。
(3)展示结果:杯子压得越低,橡皮筋伸展得越长,向上的弹力就越大,杯子就飞得越高。
(4)挑战游戏:幼儿将自己的橡皮筋杯送到教师的橡皮筋杯上面进行叠加,观察杯子越飞越高的现象。
教师:越来越多的橡皮筋被按压住一松手,向上的弹力就会越大,叠加在上面的杯子就会飞得越高。
活动延伸
除了用橡皮筋,还可以用什么有弹力的东西代替进行游戏。
活动五 有趣的图形(计算)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相关的图片、实物、卡片等,提高对认数活动的兴趣。
2.认识数字“10”,理解其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个小篮子,篮子里有10块积木、10粒组扣、10个瓶盖。
2.图片1张(图一),小组活动作业(图二),接龙卡片若干。
3.数字卡片”1-10”,印章(用藕节头、萝卜头等制作),印泥。
4.印有以下图案的图片(图三):“8个图形组成的机器人”1个。“9个图形组成的机器人”1个,“10个图形组成的机器人”3个。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复习点数数量为10的物体。
(1)出示图一,教师:图上有什么?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季节来到了?
(2)请幼儿说出图中各种物体的数量:10只小鸟、10花、10只蝴蝶、10条小蝌蚪。
2.认识数字“10”。
(1)教师:10只小鸟,10条小蝌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10”是由哪两个数字拼合起来的?谁在前,谁在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
(2)启发幼儿想象:“10”像什么?
3.了解数字“10”的实际意义。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请幼儿看数字取相应数量的积木、纽扣和瓶盖。
(2)请幼儿说说“10”还可以表示些什么。
①启发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有没有数量是10的东西。(手指、脚趾。)
②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物体的数量可以用数字“10”表示。
③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10”还可以表示示什么物体的数量。
(3)总结:“10"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4.小组活动。
(1)第一组:谁的气球(图二)。
根据方框里的数字,找出画有相应数量的点的气球,并用线连起来。
(2)第二组:有趣的图形机器人(图三)
把由10个图形组成的机器人找出来,画“✔”。
(3)第三组:数、物接龙。
教师:篮子里的卡片上一面是数字、一面是各种数量的实物,请你们把与数字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的实物卡片接在该数字卡片后面,连成一条长龙。
5.活动评价。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第一、第二活动小组的作业是怎么做的?再集体讨论他们做得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教师在数学角提供旧日历或挂历,供幼儿进行找数字“10”或圈数字“10”的游戏;也可以利用卡片、泡沫数字模型让幼儿练习摆放,辨认字形。
活动六 大轮船(美术)
活动目标
1.能用流畅的线条大胆地画出轮船的主体形象。
2.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活动准备
油画棒或彩笔、作业纸、各种轮船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轮船图片。
(1)提问:你坐过大轮船吗?去哪里坐过?大轮船和一般的船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多种轮船的图片。
提问:你最喜欢哪艘大轮船?为什么?
(3)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大轮船的主要特点。
提问:这些轮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①相同点是它们都有船身(主船体),可以在水上载人、载物。②不同点:有的轮船船身上有船面建筑(房子),有的没有。有船面建筑的轮船又有客轮和货轮之分,客轮上的房子是用来住人的,船舷边有栏杆;货轮上的的房子是用来装货的。它们的造型不同。
2.分享、交流。
教师: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大轮船?它有哪些功能?(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自由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外形及其配备的各种功能设施。
(2)引导幼儿画出轮船运行及停靠港口的不同场景的画面。
4.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幅作品的异同。
活动延伸
学会画大轮船后,请幼儿尝试用撕纸做出大轮船。
活动七 画妈妈(音乐)
活动目标
1.能较合拍地演唱歌由,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
2.在与同伴轮流唱歌词和衬词的基础上,初步学习领与齐相呼应的唱方法。
3.积极参与演唱活动,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1份:蜡笔、画纸。
2.幼儿园教学软件:音乐《画妈妈》。
活动过程
1.提取经验,体验游戏,进入音乐情境。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妈妈。
幼儿谈论妈妈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工作等。
2.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今天,我们一把妈的样子画出米,好吗?
教师边唱出歌词边图。
①拿出小蜡笔点两下(唱:小蜡笔/咪里咪)。
②画一个圆圆的头头(唱:画呀画/咪里咪)。
③画妈妈的头发(唱:画出我的好妈妈)。
④画眼睛(唱: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
⑤画耳朵(唱:好妈妈/咪里咪)。
⑥画嘴(唱:笑哈哈/咪里咪)。
⑦画胸前的红花(唱:胸前戴朵大红花)。
⑧画肩膀(唱:咪里/咪里/胸前戴朵大红花)。
3.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
(2)理解歌词。
教师:我拿什么来画妈妈?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胸前戴了什么?
(3)跟随教师边朗诵歌词边徒手画妈妈。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画一画妈妈。(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4)随琴声慢唱歌曲。
4.分角色演唱歌曲,学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
幼儿合作演唱歌曲,初步学习领唱与齐唱相呼应的歌唱方法。
5.集体再次随琴声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歌中唱到的妈妈画下来吧。